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邯郸回车巷分舵第38次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的几个技巧

开场:

各位伙伴,大家晚上好,自我介绍一下,我叫王军翠,职业是公务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性格简单,爱吃爱玩,热爱生活。说说成就事件,这是一个学渣逆袭的故事,从大学里的虚度时光基本上倒数的成绩,到考上专业领域很好的研究生学校,通过努力,我见证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高光时刻。真的是这样,一个人能做成任何事,只要他想做。

接触到拆书帮,被拆书的原理吸引,被拆书家们的高效、正能量和厚积薄发所吸引,所以义无反顾地,拆书帮我来了。

我的第一篇拆书稿来自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作者赵周老师就是拆书帮的创始人,这本书主要介绍的就是拆书这种学习方法论。

那么什么是拆书呢?什么是拆书帮呢?我自己刚接触的时候也是问的这个问题。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比如我们的回车巷分舵。这是一个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比如今天的过级,以后的过级,我们成长这一路,都是拆书帮在实现和完成它的使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今天要拆的内容,是我读《这样读书就够了》时特别有感触的一段,当时读到就特别有共鸣。接下来请大家花2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的小伙伴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主题】学习促进者怎么回答提问

片段来源:《这样读书就够了》p91

【R:阅读原文】

如果你为人父母,想知道孩子再问那些宝贵的问题时,应该怎样回应才能帮助他提升学习能力,那你也需要准备一点儿学习促进者的技巧:

1、可以先称赞他的提问:“你这个问题问得很细致啊!”

2、可以让他自己尝试回答:“你认为是为什么呢?”“对呀,为什么石头就不会流呢?”

3、可以启发他自己寻找答案:“这个问题爸爸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把它搞清楚。我们去网上搜一下好吗?”“爸爸有一位朋友是流体力学专家,我们一起给他打个电话好吗?”

4、可以挑战自己的发散性思维,延续他的问题,问出更多更好玩儿的或更深刻的问题:“水变成冰,还会不会流啊?”“除了水,还有什么会流啊?”

5、可以和他讨论,在讨论中有意识的联系他过去的经验,帮她规划可以怎样用上这个新知识,逐步塑造他大脑中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我看大家都已经看完了,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拆页。

what:

这段文字讲述了父母应对孩子提问时,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的几个技巧。

why:

众所周知,孩子都有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这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开始。我们可以置之不理,但这无疑浪费了一个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机会。我们可以简单粗暴的告诉他们标准答案,但这无疑某种程度地抹杀了小朋友的好奇心。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怎样应对呢?都有哪些提问技巧呢?在“学习促进者怎样回应提问”这个拆页中,赵周老师给出了下面5个。

how:

1、称赞他的提问:“这个问题问的角度很好”

2、反问孩子:“你认为是因为什么呢?”

3、鼓励和启发孩子:“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消除疑问呢?”

4、延伸提问:“如果改变条件,会发生什么?”

5、讨论分析:“这个问题在我们生活中什么时候遇到过呢?”“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你会怎么想呢”

where:

当孩子问我们提问时,如果我们想要告诉他比答案更重要的是思考本身的意义时,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个拆页所给出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举个例子:

有一次,晨晨不知道从哪里看到“第四代住房”这个概念,一脸呆萌地开启了他的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还住在“电梯房”里,这个第四代住房是怎么设计的,和别墅有什么区别,什么时候能实现等等一堆问题,我当时第一反应是苦恼,又是我的知识盲区,然后我一方面在绞尽脑汁的想该怎么回答他,一方面又惊讶于他对建筑设计等万事万物的热情和兴趣,想着刚好又给他普及一些商品社会的成本啊造价啊购买力啊这些概念,所以就一股脑地把我知道的东西全部倒给他了,“砖瓦房到电梯房的过度也经过了漫长的时间,从设计到实现都需要哪些步骤。。。。。。”一开始他还饶有兴致地听我说,后来明显地云里雾里不耐烦了,我自己也感觉很失落。反思原因主要就是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没有讲究方式方法,没有让对方参与进来。

复盘整个过程,如果我能够使用赵老师这个方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来启发提问,比如以孩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肯定他的求知欲,维持和激发他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允许他有自己的见解,这些能使得孩子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有所收获,而可爱的、有趣的讨论也是我最想要享受的过程。

通过上面的案例分享,我相信大家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那么如何去规划应用呢?

最近,我发现晨晨很爱问有关“第一”的问题,比如第一次登顶珠峰的是哪国人?为什么他能登上去?第一个发明火箭的是怎样发明出来的?我的目标是接下来的一个月,当孩子再问有关“第一”的问题时,我要按“学习促进者怎样回答提问”的方法和他沟通,目的是渐渐启发他自己的思考和鼓励他对求知欲的探索。

具体行动是称赞他的提问:“哎~你问的这个问题很有意义啊”“第一可代表着以前从来没有人能做到!”,反问孩子:“关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或者鼓励和启发孩子:“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咱们翻翻相关的书和资料怎么样?”,延展话题:“他是怎么能做到的?为什么别人做不到?需要什么前提和条件吗?”,最后讨论问题:“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呢?”“以后遇到相关的问题可不可以有一些类似的思路?”

我相信通过这样不断地启发孩子,能够培养他独立思考的思维模式。正所谓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

好,相信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已经掌握学习促进者怎么回答提问并促进对方思考的几种方法了。

我今天的拆页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