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通过今天的拆书学习,学习者在关键对话因脱离原先对话目标而陷入僵局或者冲突时(场景),可以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how),跳出要么暴力要么沉默的选择,重新回归对话目标(行为结果)。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麟妲
【F】特征,核心为书,好奇:
今天我给大家拆的书《关键对话》,副标题是如何高效能沟通,作者之一是科里·帕特森,主要从事组织行为方面的研究工作。本书讲解了各种沟通技巧,去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或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A】优势,比较:
豆瓣评分8.3分。那么与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有什么特点呢?与《非暴力沟通》侧重于挖掘人们内心的需求相比,这本书侧重于构建对话时的安全氛围;与《只需倾听》同是沟通技巧类的书相比,这本书中的模型略显复杂;与《掌控谈话》相比,这本书技巧步骤非常明显。当然这些书都是我目前很喜欢的书。
【B】利益:
【B1】:
这本书从六个大的方面介绍了26种技巧以及21种关键问题,核心的两大原则是:我对话的目标是什么以及维护安全感,帮助我们去实现我们对话的目的。
【B2】:
今天拆页的主题是对比说明。作为一个普通对话者,我们在面临棘手的关键对话时,要么拍案而起,要么沉默以对,那么今天的这个拆页的目的就是让我们从这两个选择中跳出来,重新去聚焦我们谈话的目的。
【拆书过渡语】接下来,请大家用1分钟快速浏览拆页,从分割线下开始到拆页结束字样为止,阅读完的小伙伴请抬头示意,
拆书主题:对比说明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更有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者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拆书过渡语】好,看到我们大部分小伙伴都阅读完了拆页。
【WHAT】:
这本书定义的关键对话与我们平时的理解可能不太一样,比如我以前理解的关键对话就是这个对话对我很重要,所以是关键对话。本书定义的关键对话有三个特征:
1. 对话双方的观点差异很大
2. 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
3. 对话双方情绪激烈
拆页提出一种对比说明的方法让我们在处理关键对话时,不再做傻瓜式的选择,跳出怪圈,重新去关注对话目标。那么什么是对比说明呢?其实也就是用我们的目的去对比我们不想实现的目标,通过我们对不想实现的目标带来的损失的厌恶,让我们更关注于去实现谈话目标。
【HOW】:
那么如何做对比说明呢?
1 我的真正目的。
2 我不想实现的目标。
3 提一个更复杂的问题。
【WHY】:【一般人的做法】
一般我们面临关键对话时,会采取以下两种做法:"你一点都不负责任"-直接激怒对方;“算了,我还是别说了,默默忍受吧”-默认错误的存在。
【不那么做的坏处】:
这两种做法在这本书中被界定为傻瓜式的选择,采取上面两种做法处理关键对话一般带来非常不好的后果,比如破坏家庭的和谐关系,比如失去职场晋升的机会,或者破坏团队的协作。所以学会如何跳出这个怪圈,重回我们的谈话目标非常重要。
【反面例子A1】:
关于傻瓜式的选择,想起我近期的一个经历。
前几天跟朋友约好下午2点见面办事,家属想着早点出门。我就正常洗漱,也没加快速度。
刚出门就碰到了下雨,家属唠叨了一句:“下雨了,让你早出门你不早出门?”
我接了一句:“下午2:00见面,8:00出门还不够早吗?还需要多早?去那么早干什么?”
家属:“万一迟到,赶不上呢?我们还有其他事情要办呢?”
我:“你可以直接说:‘奥,下雨了,我们可能会堵车,花费很长时间’这是事实,没有人反对,但是你干嘛一上来就指责我?”
家属:“让你早出门你不出门,所以就遇到了下雨啊?”
我:“按照你这说法,我现在就下车,我不去了,你自己去”。
然后两人陷入冷战和沉默,谁也不搭理谁。
这是个典型的关键对话,其实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对于什么是早出门理解的差异很大,对话风险很高,对话处理不好破坏夫妻关系,情绪也比较激烈,他把我惹毛了。
【将反面例子加工成A1+】:
那如果用今天学到的技巧,我当时会这样做:
首先想想我的真正目的:我的目的是在约定的时间点前到达约定地点。
然后想想我不想实现的目标:不想激怒对方,万一他惹恼了,他不去了,让我自己去。或者即使还在车上,但是特别生气,心中还是各种埋怨对方的不是,破坏夫妻关系。
最后提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如何合理运用沟通技巧,既能实现在约定的时间点前到达约定地点,又不破坏夫妻关系呢?
这样想完后,我会这样跟我家属说:现在下雨是事实,我们是改变不了的了。我们的目的是在下午2点前到达约定的地方。关于早不早出门这件事也没必要去讨论了,因为这个会引起吵架,这样会破坏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心平气和的聊天,在现在的情况下,怎么做才能在2点前到达指定地点,然后整个过程又比较愉悦呢?
我想我的家属听完我这样说,他肯定知道我们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回归到我们原先谈话的内容上来。
【适用边界(现场一带而过)】:
这个方法适用于什么场合呢?拆页是用在关键对话时(也就是冲突产生时)跳出要么暴力要么沉默的怪圈,重新回到我们谈话的目标。其实这个方法还可以用来消除对方的误会,当别人误会你时可以用这个方法。也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用来提前预防对方可能的误解。先说否定的:“我不想怎么样怎么样”,然后再说肯定的:“我想怎么样怎么样”,效果会更好。
拆书家提问设计(显像提问):
好,接下来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有没有遇到过关键对话因为脱离原先对话目标而没处理好的场景,要么大吵一顿不欢而散,要么默默忍受到内伤,比如与家人沟通家务事,比如与同事沟通项目方案,比如与客户沟通产品情况。如果有,和组内的朋友分享一下,时间2分钟。分组,从我右手开始,两人一组。然后我请一位朋友分享具体的故事情节。
学习者案例记录(A1):
【学习者李德明分享案例】:
近期与家属关于打扫家务的事情起了争执,真正的目的是让家里变得干净,我在一些小细节上没怎么做好,老婆跟我对话的时候有点小怨气,指责我:为什么这里没打扫干净啊,那里没做好啊。
然后她很生气说:我不用你来干了,我自己来。其实她真正的目的是跟我的关系更融洽,但是讨论讨论就吵起来了。
【拆书家过渡】非常好的案例分享啊,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因为家务事的关系,本来妻子和老公想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沟通,但是偏离目标到扫地没扫干净最终导致了争吵。
拆书家提问设计(A1+提问)
好,通过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假如时光倒流,回到当时的场景,你会怎么运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会去应对,重新回到对话目标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我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A1+记录:
【学习者李德明分享案例】
以后再次遇到打扫卫生,妻子指责我的时候,我会这样做:
我觉得真正的目的就是大家共创和谐的夫妻关系,然后我确实有些大男子主义。
不想实现的目标就是不想再次出现争吵,
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就是以后说话时不用带指责的方式,也就是如何既能维护好我们的家庭关系,又不去指责对方。
所以我会这样跟我老婆说:老婆,我的目的是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不想再次因为做家务这种事情争吵而破坏我们的关系。
【一句话总结】
好,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用对比说明的三个步骤来跳出傻瓜式的选择,重新回归谈话目标。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大家可以运用起来,我今天的拆页分享结束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