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了不起的我》 所属活动: 54期燕郊拆书帮线下演武场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通过现场学习,学会运用控制两分法,制定可控的目标和行动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常程,目前是燕郊筹备分舵的一名新手拆书家。很高兴能在周末的时间和各位小伙伴一起拆书学习,一起进步。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名北漂青年,一名韩企白领,一名微信公众号小编。

【分组】

今天现场有6名小伙伴,先给大家分一下组,咱们两两一组,等下我们拆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将按组进行。

【图书介绍】

今天的拆页内容选自浙大心理学博士陈海贤著写的《了不起的我》一书,豆瓣评分8.8分,该书从行为,思维,关系,瓶颈和人生地图五个层次帮助读者找到内心真实的自己,书中有例举了很多自我发展的心理学案例,提出了很多深入人心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值得大家反复研读和学习实践。

大家都已经拿到了今天的拆页片段,先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那么,我们如何把目标转化为行动的动力呢?

还真有一种增加动力的思维方式,我叫它“控制的两分法”。有一句祈祷词是这样说的:“上帝啊,请赐予我勇气,让我改变能够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胸怀,让我接纳不能改变的事情请赐予我智慧,让我分辨这两者。“

如果把这句祈祷词精简一下,就是控制的两分法: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而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前半句的意思是专注精进,后半句的意思是顺其自然。只有把这两句话结合起来,才是既保持积极上进,又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

生活中有太多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过去、生活的环境,控制不了原生家庭。我们控制不了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控制不了别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更控制不了别人是否会喜欢我们。我们还控制不了一个基本的事实:所有人都会死,而且我们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只要不承认某些东西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们的脑子里就一直会有一个“它应该是这样”的图景。某种意义上,前面介绍的应该思维就是我们对控制不了的事情的执着。

什么是我们能控制的部分呢?如果你想锻炼身体,你可以控制自己是否早起、晚上是否去小区散步,还可以控制自己的饮食。就算不能控制自己每天都锻炼身体,每周至少可以保证锻炼一天。可是我们并不愿意控制这些,因为这些事情看起来太微小了,不能马上改变结局,我们宁可由着性子去想那些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

所以,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 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但是,很多事情不是非此即彼的。有此事既有能控制的部分,又有不能控制的部分,该怎么办呢?比如,给同事留个好印象这件事。同事怎么想虽然不能控制,可是一个人勤快一些,多帮一些忙,给同事留下好印象的机会似乎会多一些 。

对于没办法完全控制的事情,可以使用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作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的,看到各位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原文片段,接下来由我带领大家一起拆解一下今天的拆页片段。

【What】

选段用“控制两分法”的思维方式,增加目标转化为行动的动力。

【Why】

人的习惯,是思考一件事重不重要,因为重要,所以制定目标,付诸行动,却忽略了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陷入了一种我觉得对我来说很重要,所以我应该做的思维之中,但是实际情况却总是事与愿违。或者过于担心事情的结果而引发焦虑,失去了自己对眼前可以控制的部分的控制权,破坏自己的行动力,在原地止步不前。

人在意识到很多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时候,是一种心智上的成熟,控制两分法的思维方式,从自身可以控制的部分出发,是一种踏实的,能够引发有效行动的思维方式,可以把目标转化为行动。

【How】

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 区分可控和不可控,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二步: 在可控部分制定计划,努力完成。

【Where】

适用于以下场景:

计划很多,但行动很少;内心焦虑不安,却还是拖延,不肯行动。

为了大家能更好地理解这个片段,再给大家分享一个原文的例子:

有一次,我去一家公司做关于拖延症的分享。有位听众站起来问我:“我想好好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就给自己制订了很多目标。身体很重要,我计划每周去跑至少三次步,为此办了健身卡。公司经常有外派出国交流的机会,所以我计划好好学英语,为此报了培训班。同时,我还想读很多经管和商业领域的书,来扩展视野。可我每天一回到家, 还是刷手机、浏览网站、打游戏,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觉得自己有拖延症,请问怎么才能有所改进?”

我问他:“既然做不到,你为什么还要制订这么多的目标呢?”他说:“可是我能放弃哪个目标呢?这些目标对我来说都很重要啊!

因为重要我们就应该控制它吗?目标超过了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最后造成了自己的失控,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大家回想最近一段时间,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让你焦虑或者拖延的一个问题。讨论之后会选一位小伙伴发言,讨论时间4分钟。

玉莲 A1 分享记录:

原定目标是在本周周末完成线下TF1-1的拆页晋级,但因为周三要准备线上训练营的分享,没来得及准备周末的拆页片段,周六又因为老公出差去外地,自要在家陪孩子玩也错过了准备拆页片段的时间,一直拖到这一周的周末,拆页片段还是没有准备好。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学习了今天的拆页片段,根据上面提出的焦虑或拖延的问题,请各位小伙伴在未来的一周或者一段时间里,运用控制两分法,制定一个合理目标和具体行动方案,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写在自己的A2便签纸上。

晁儿 A2 分享记录:

目标:

运用控制两分法,在月底前完成TF3-3的拆页片段。

行动:

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一步: 分析自身可控和不可控的部分,本周已经完成TF3-2的拆页片段,距离月底还有10天时间,距离TF3-3只有一个拆页片段,将集中精力完成最后一个拆页片段。(拆页时间,完成拆页片段 可控 √ ;晋级三级拆书家 不可控 ×)

控制的两分法的第二步: 在可控的时间内,选片段,写稿子,提交师父,修改,最后定稿,组织线下拆页学习,实录上传,等待审核。

总结:

挑战自己从控制自己能控制的部分开始,不要小看自己身边微不足道的可控小事,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去制定目标,规划行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我的拆页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小伙伴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