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者可以通过本次学习,区分“好用+1”礼物与普通礼物(澄清),并能选定(动作)针对目标人物喜好的“好用+1”礼物(界定)。
【开场】 大家好,我是路露,今天我们说说礼物的事。
【图书介绍】
{场景}疫情期间有一则新闻很让我感动。说的是武汉一位外卖小哥接到一份收件人是外卖小哥的蛋糕订单,提醒他好好吃饭,而且那一天恰好是他的生日。不仅如此,最近有上万名外卖小哥接到了收件人是他们自己的订餐。我被这新闻感动的热泪盈眶,这些礼物太暖心了,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这些订餐人对于疫情期间奋战在工作岗位的外卖小哥那种由衷的感谢。
{提问}为什么这份礼物能如此准确的传达出这种情感呢?你平时是怎么选择礼物的呢?
{影响}礼物是在向对方传达你的重视、关注、了解,在你心里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你对对方价值观是否认同。所以送错礼物让对方get到的你的想法可能是:“我只是不得不送你个礼物而已”,“我并不在意你是否喜欢”。这样的礼物真是花钱不讨好。而像新闻里的这种礼物,因为传达出了订餐人对外卖小哥的工作状态的感同身受,才会连我们这些旁观者都受到感动。
{解决}针对送礼物这个问题,古典老师在他很受欢迎的个人成长书《跃迁》里提到了一个“好用+1”的概念作为选择礼物的原则,可以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送适合的礼物从而加深彼此的关系。
下面请大家阅读一下原文中“好用+1”是什么,1分钟后我会开始讲解。
送好用+1的东西。
什么叫作好用+1?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去一个会议,收到一个笔筒。汗。我好多年不用笔筒了,因为我大学那个还在用。这个东西又贵又不好用。又或者你收到一个礼物,收到一个充值卡!你充完值会骂,我就值300吗?你给你爸爸送一件4000的羊毛大衣,他舍不得穿,结果过年回家发现虫吃光了。
这种礼物都木有大用。
最好的礼物是,他能真正用上,但是比他的平时用的高一个档次,他平时不会去买的。例如,一个朋友喜欢抽烟,那么去美国买一个哈雷的特制zippo火机给他,爱不释手。我去澳洲的一次,专门给我的兄弟带回来一条fender的吉他背带,虽然钱不多,但是120块买个背带,他自己是干不出来的。他夸了我好多年。再如,一条上好的暖绒秋裤,就比你拿个电视盒子会更好
【概念】
我们看到原文中给出了“好用+1”的概念是:对方真正能用上,并且比他平时用的升级一等的东西。我们来通过例子理解一下:
我小外甥上小学,偏科严重,语文不好。如果我给他送一套小学生必背名句名篇,这是“好用+1”吗?不是,这是很实用,但不是他喜欢的,所以他很可能不会去读,也就用不上。作为一个孩子他可能从中得到的信息是“小姨只关注我的成绩,我的缺点,她对我不满意”。如果是“好用+1”,我就会送他他喜欢的游戏中历史人物有关的故事书,然后告诉他小姨支持在游戏与学习并进。
再来,我给舞蹈班的小伙伴送一把和我们平时练习用的一样的绢布舞蹈扇,这是“好用+1”吗?也不是,她的确会用,但是跟她平时用的东西没什么区别,她的感受是“这个礼物有点儿敷衍”。因为没有“+1”,就没有惊喜。或者我送她一把名家字画的扇子呢?这样是“好用+1”吗?当然也不是,因为不是“+1”而是“+N”了,太贵重的礼物不是惊喜,而是惊吓。如果是“好用+1”,我会送她一把演出用的竹骨扇,她会觉得非常惊喜,并且会在以后的演出里使用。
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好用+1”这个方法适用于我们不仅想例行公事的送礼物而且还希望对方能够因为这个礼物感到惊喜,从而让双方关系更融洽的时候。这个方法有两个要素:一个是好用,这是从对方的角度来看的,让对方觉得好用,当然这不只是有实际用处,也可能包含审美或者情感价值。这一点的前提是要对对方的喜好有充分的了解。第二个要素是“+1”,就是比对方日常用的高一个档次,但又不要高出太多给对方压力,这个前提是你对这一类东西要有所了解。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如何做到“好用+1”的步骤了:
【HOW】
1,根据目标人物的生活习惯,选定礼物品类。可以通过日常的观察、浏览TA的朋友圈、对TA身边人进行访谈等等方法,来了解对方的喜好,或者从对方的实际生活需要入手选择一些务实的必须品。
2,收集礼物品类的信息,选定礼物。当我们确定了礼物的品类,就可以去一些购物网站看看这个品类是如何分档的,或者找了解这个品类的人去收集这些信息,当然还可以去网上发贴向网友询问等等。这样就能够在这个对方喜欢的品类里找到比对方日常用的高一个档次的礼物了。另外还有种“+1”就是对于收集爱好者,只要他没有的对他来说都算“+1”。
【Where】
大家可以发现这个方法其实是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而且要换位思考的,所以我们并不会用在所有人身上,只会用在重要的人身上,也正是因为这样,这种礼物才会让收礼物的人感受到你要传达的重视。
【A2:教学习者编剧本】
并且我个人有个小建议,就是你在送礼物的时候可以向对方说一下你选择这个礼物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打开话题促进沟通的好办法。那现在我们就来设想一下这个讲述的过程,当然今天我们更主要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个预演达到真实操作一次的效果来加深理解、让大家更好的掌握这个方法。
我们马上要迎来七夕、中秋和国庆,你有没有计划要给谁送个礼物呢?当然可能你有不在节日最近也想送个礼物的对象,这个人是谁呢?现在你可以用刚刚学的“好用+1”的两个步骤,给对方选择一个能带来惊喜的礼物。然后想象一下你给这个人送礼物时的场景,并把这个过程编写成一个小剧本,只写关键词、几百字就可以,要设计出人物和场景,并且用对话来表现情节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也就是对话里向对方讲述你是怎样给他选择这个礼物的。
我把小剧本的的要素写在了白板上,也就是主题、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其中经过用对话的形式,也要用到今天学习的“好用+1”的方法。
现在请菲儿分享一下她的小剧本:
【菲儿】
这个主题是生日礼物,时间是10月份,地点应该是家里,人物是我和老公。
起因是之前我送过老公一条定制的腰带,他很喜欢,但是坏了让我修,现在他生日我想再送他一条。(好用)
对话是:老公,今天是你生日,送你一份礼物。之前那条腰带修起来成本高,用的时间也长,这次重新给你定制了一条。这里有个小惊喜,这次不是你自己的名字,是我们(一家三口)的名字,时刻陪伴你,你喜欢不?
(现场学习者用了之前其他3-1拆书家发放的小剧本模板纸填写,纸上的步骤不是本场的步骤。)
【结语】
谢谢菲儿的分享。
礼物是传达心意的,所以才更需要我们精挑细选。“好用+1”就是送对方真正能用上并且平时不太舍得买的东西。送好礼物,就要送到对方的心里。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希望能给你带来思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