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沟通的艺术(插图修订第14版)》 所属活动: 保定筹备分舵第6次过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不会倾听,一不小心就陷入倾听的坑? 4个方法帮你解决

开场:

首先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分一下组,依然沿用上一小伙伴的分组,以这条为轴线,左边两位小伙伴一组,右边两位小伙伴为一组,还请同一小组的小伙伴抬头眼神示意,等一下方便大家进行组内讨论和分享。

各位爱学习,不断追求卓越的小伙伴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张敏,一名情感领域创作者,非常开心又跟大家相遇在拆书江湖,继续走在打怪升级的路上。

(学习目标)希望小伙伴们在跟我完成这次RIA现场学习后,再与人沟通时,能够避免“看似在听,其实没有听”、“经常打断对方”等习惯,而是用今天所学的倾听技巧来听,达到顺畅沟通的目的。

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拆页选自《沟通的艺术》,第260页。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应对有效倾听的挑战

本书从 “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三个方面,讲述了沟通的技巧。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罗纳德.B.阿德勒和拉塞尔.F.普罗科特合著的、罗纳德专注于沟通方面的研究和写作,拉塞尔是一名大学教授,两人用故事片的形式就沟通这个主题广泛撰写了很多文章,四处演讲,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这本书畅销全球40多年,再版15次,是美国权威的沟通教材,豆瓣评分9.4分,超过200万大学生在使用。与市面上其他的沟通类书籍相比,本书深入浅出,把非常学术性的理论,用非常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书中配有大量的故事、卡通、电影,辅助你去理解,读起来轻松有趣、毫不费力。

在沟通过程中,如何化解关键冲突呢?如何通过沟通,增加亲密关系?在沟通过程中,如何摆脱情绪的干扰,营造一个和谐的沟通氛围?(这本书的价值)如何通过倾听,让自己更有同理心?如何有效的帮助到他人(片段的价值)这本书可以找到答案。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学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技巧,帮助你成为社交达人。

学习完本片段,你将学会如何正确倾听,以及如何躲过倾听中常见的坑,增强你的同理心,提高情商,获得好人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手中的片段,阅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

应对有效倾听的挑战

读到此处你可能会觉得要做到良好的倾听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过幸运的是,如果拥有正确的态度和技巧,你也可以把倾听做得很棒。以下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做法。

少说话。季蒂昂的芝诺(Zeno of Citium,古希腊哲学家,斯多葛学派的创始人——编者)说得最简洁:“我们生来有两个耳朵,却只有一个嘴巴,就是为了让我们多听少说。”如果你的目的是要了解说话者的意思,那么你就要避免自私地抢夺说话者的舞台或一味地转化话题发表自己的想法。当然,少说话并不表示你应该保持绝对的沉默。给出反馈是你澄清理解和获取新信息的重要方式,问题是我们大部分的人在真正需要倾听别人的时候仍然说了太多的话。在很多的文化中,其实都认为倾听和说话是具有相等价值的。

摆脱注意力分散。有一些分散我们注意力的刺激来自于外在环境,包括电话铃声、收音机和电视机、朋友的随时造访,等等;还有一些来自于内在的心理因素,包括心思被其他事情所占据、肚子饿,等等。所以当你面对重要的信息时,尽可能地消除哪些会让你分心的内在和外在的干扰是很有必要的。这可能意味着关掉电视、关闭手机、换到安静的房间以使你不受电脑诱惑,不必牵挂桌上未完成的工作,不再眷恋柜子上的食物等。

不要过早评断。很多人都知道在理解别人说话的意思之前不要过早下评断的道理。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这个常识,却还是很容易会犯这样的错误。例如,武断地批评别人,还没听完别人的话就先做评价等。当你不赞同别人的说法或是当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反击回去的确是一个强有力的方式,但是当别人对你提出一些真诚的忠告时,试着去了解这些忠告与事实其实对你更有利。再者,即使没有任何批评和歧义,我们也倾向于根据第一印象去评估别人,作出完全不合理的仓促评断。综合以上负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正确的学习方向,那就是第一步先倾听,确定你真正了解所有的意思之后,再去评论。

寻找关键意思。我们很容易对一个夸夸其谈的说话者失去耐心,因为我们似乎抓不到他说话的重点,或者说他可能根本就没有重点。无论如何,大部分人说话还是有一个中心思想的。因此,你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思考速度比对方的说话速度更快的能力,这样或许你就可以从听到的一大堆言词中摘录出核心的意思。如果你不能指出说话者想要传达的意思,你可以使用一些不会得罪对方的问话、解释等反应技巧来澄清。接下来我们就要说明这个观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看到大家基本阅读完了,我用自己的语言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片段。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其实倾听也是有方法的,按照下面的方法,可以达到有效倾听,真正的帮助对方解决问题。这四个方法分别是:“少说话”、“摆脱注意力分散”、“不要过早评断”、“寻找关键意思”。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先讲 前三个方法,第四个方法,我们有时间再来分享 。

大家都知道,倾听在沟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倾听,才能多了解对方的情况,不会在自己没有了解实际情况系去做错误的决定,而且倾听是一种个人素养的体现,能够体现关注对方,尊重对方,让我们的关系更加融洽。

(常见的做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做法是:看似在听,其实心中在想着其他的事;不断的打断对方,自顾自的地说着自己想说的话;要不然就是对方还没说完,就开始评判是非对错。这不仅不利于沟通的目标的达成,反而会激化矛盾。

(举个反例)我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在单位遇到点不顺心的事情,想跟老公聊一聊,聊得目的也就是想找个人,倾吐一下,发泄不满情绪。老公呢,还没等我说完,就开始评判的说:“你就是这样。老板还没有说要辞退你,你就是要辞职,每次遇到点事,你就想撂挑子,不干了。”然后就开始分析各种的利弊关系。我非常讨厌他还没有听我讲完,就评判是非对错,当时就从沙发上跳了起来,说,我不是这个意思,你能不能先让我把话说完,后来老公干脆不说话了,自顾自地玩起了手机。

结果,我的情绪不但没有得到纾解,反而越来越愤怒。我跟他大吵了一架,好几天都没理他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倾听呢?我们来看一下倾听的这3个方法:

1、少说话。也就是避免在表述过程中,自己抢占对方的话语权,滔滔不绝的说,或者转换话题,说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啊,少说话并不是你就干脆不说话,而是让你多听,去了解对方说的意思后,再给出恰当的反馈。

2、摆脱干扰。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会有手机突然响起,或者心里有其他事情占据着,这些事情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所以当你面对一项非常重要的谈话的时候,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不被打扰的环境,手机调成静音或者把手机拿到另一个房间;在谈话之前,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都可以让你更专注的倾听。

3、不要过早的评断。因为在你没有了解到全部事实的时候,你给出的判断都是片面的,也有可能你凭第一印象就盲目的评判一个人。这时候做出的判断有失偏颇。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怎么办呢?一个方法就是提升自己的觉察能力,当你想要评断对错的时候,给自己提个醒,“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回到刚才的例子,我们反思一下,其实我和老公之间的冲突,多半因为他没有很好的倾听我的想法,才引起的。沟通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演变成我和他之间的矛盾。

如果运用有效倾听的方法,老公当时可以怎么做来帮助我呢?他可以这么做:

首先,当我跟他谈话的时候,可以把手机拿到一边(摆脱干扰)其次,把话语权给我,他少说话,耐心的听我把话说完,了解到我的全部情况和内心感受的时候,再给出他的反馈和引导(少说话于不过早的评判对错)

通过这样的做法,我的情绪排解了,也知道我下一步该怎么做了,而且我会感觉他一个懂我的人,我会认为他是一个能在关键时刻能给与我帮助的人,我们俩的亲密关系会更上一层。

(正反例结果对比)

你看,不正确倾听,就会导致关系的紧张,矛盾的触发。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起了反作用。正确倾听,不但情绪疏导了,问题解决了,还会增进两人的关系。

我们知道,任何知识都有其适用边界,上面的倾听技巧适应于什么情景下呢?适用于复杂沟通情境,比如对方跟你说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或者对方需要心理慰藉的时候可以用。不适用于“你吃饭了吗?我吃饭了。”这样的简单情境。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激活经验提问设计(显像问题):

现在,请小伙伴们在脑中搜索一下,就像回放电影中的某个画面一样,回想下最近一次的沟通,没有正确倾听的场景?

比如说类似的,妻子因为工作上的事情很烦心,想跟你聊聊,你却躺在床上,不停的刷抖音,似听非听,有一搭没一搭的回应着妻子,妻子刚开始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不开心,到最后演变成跟你大吵一架。

请想一想,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的话,当时是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倾听的?结果又怎样呢?请每个人想一个以前的案例,在小组内交流,时间为1分钟,小组交流结束后,我们请一个小伙伴分享。

好的,我看到大家基本讨论完了,现在请一位小伙伴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他的经历,

下面请 小伙伴分享,时间为2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学习者:谢翀

上周有小伙伴上班,屡次迟到。跟他沟通的时候,我还没等他说完,就先入为主,基于先验经验,下结论:这家伙就是故意的。因为前几天我批评他了几句,他心有不满,又不敢跟我正面冲突,才不好好干,迟到早退,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我一条一条的列出来证据来,他气得不得了,根本就不想跟我解释,跑了。后来,我才知道,因为他家人病了,需要照顾,所以才迟到早退。我后悔极了,我在没有听他说完之后,就过早的评论,结果不但没解决了问题,反而造成误解,和对方的伤害。

[A1+]反思加工提问设计(回到过去):

刚才我们回忆了一个失败的案例,

现在请结合今天的方法反思一下,如果时间倒流,重新回到当时的现场,你会怎样运用倾听的这三个方法来改写历史呢?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写下具体的做法。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写完了,下面请大家在组内分享交流,每个人1分钟,总共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小组交流结束后,我们请一位小伙伴分享。

分享,时间为2分钟。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谢翀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了解到有效倾听的三个方法,反思当时的沟通情景,我是踩了“未知全貌,不予置评”的坑了。如果回到历史现场,我会少说话,让他多说。我去耐心的听他把话说完,等到了解了真正的原因之后,再解决问题。

非常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分享,今天我们学习了倾听的三个方法,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可以运用这个方法,有效倾听,提高沟通效率,成为一个真正富有同理心,能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社交达人再次。感恩、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学习,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