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你其实不用这么累》 所属活动: 每天18分钟就够了&加速个人成长的方法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每天18分钟时间管理法 学习目标: 怎样才能集中精力在那几件最重要的事情上?教你应对技巧

开场:

大家好,我叫何立平,你们可以叫我立平。

在拆书帮,我现在是认证的一级拆书家,我今年的目标是12.31前成为认证的二级拆书家。

接下来20分钟,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当我们以后遇到因外界干扰而难于达成目标的情况时,能运用今天学习的时间管理法,帮助自己保持专注,把时间精力用在待办清单里的关键事情上,从而让我们的努力富有成效。

等会儿我们会有小组讨论和分享的环节,所以我现在给大家分好组。

今天我拆解的的片段来自于《你其实不用这么累》这本书。

F特征

本书作者是美国非常有名的人生和职场教练彼得-布雷格曼。彼得为很多世界500强企业提供服务,主要是为这些企业的CEO和高管们提供咨询和私人教练。

这本书提供了46条非常实用的策略,帮助我们提升工作和生活的成效。

A 优势

现在书店里有很多关于人生规划和时间管理的书,教你怎么样快速高效的工作,努力把所有事情全部做完;

但是这本书的观点却不一样,他认为:工作无休无止,永远也做不完,人们需要识别什么值得做,什么不值得做,然后把时间精力放在关键的几件事情上。

这本书目前在十几个国家和地区都是超级畅销书,改变了全球数百万人的人生轨迹。

B利益

我们要做成一件自己看重的事情,或者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不仅需要付出努力,还需要保持专注和采用某些策略。读完本书,你便得到了46条策略,帮助自己确立人生目标,排除干扰,保持专注,达成目标。

我们今天马上要学习的片段,能解决我们容易受干扰的问题,帮助我们把时间精力专注于重要目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管理我们的时间,也需要一个固定程序。每天只需要执行这一固定程序,就能够目标清晰,将注意力集中于优先事项上,高效工作,而不会半途停滞;也能够充分理解什么会产生良好效果,什么不会。

这个固定程序每天只需要18分钟

第一步:早餐5分钟,提前计划。打开电脑之前,先拿着代办事项列表坐下来,决定哪些事情能够使这一天十分成功。实际完成哪些事情,能够使你离目标更近一步,而且在这一天结束时,自我感觉良好? 然后,把代办事项列表上的这些事情加入日程表中,安排好具体时间,同时不要忽略“三日法则”:任何在代办事项列表上已经放了三天的事情,要么把他们列入日程表,要么就从列表上删掉。

第二步:工作中,每一小时暂停1分钟,重新集中注意力。设定手表,手机,或者电脑上的闹钟,每小时响一次铃。听到闹钟声时,做一次深呼吸,看看代办事项列表,问问自己上一个小时是否有所成效。然后看着日程表,再次慎重计划该如何利用下一个小时。一小时接一小时的管好每一天,而不要让时间摆布你。

第三步:晚上5分钟。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关掉电脑,回顾这一天过得怎么样,问自己三组问题:这一天过得怎么样?这一天学到了什么?与谁进行了交流?有没有人什么人需要我对他改变印象或表达谢意? 提出问题?给与反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为着某些目标努力时,一开始,还能朝着对的方向前进,可是忙着忙着,就不知不觉偏离了预定的轨道。今天的这个片段就是应对此种情况的好策略---18分钟时间管理法,帮助我们专注于关键事情,让工作生活富有成效。

大家手里的片段已经用三个步骤很详细的讲解了18分钟时间管理法,为了帮助大家容易记住这个流程,我稍微总结了一下:

第一:做取舍。早上5分钟,从代办事项清单里选择今日要做的重点事项,并舍弃一些事项。

第二:调方向。白天8分钟,每小时休息1分钟,校正我们的前进方向。

第三:做总结。晚上5分钟,回顾一天进行总结。

这个时间管理法,适用于因干扰而完不成目标的情况,其他情况,比如因任务太难而达不成目标,就不适合这个方法。

预防异议

针对这个时间管理法,可能大家会有一些疑问,比方:

1.这个方法貌似挺简单,但是真的有效吗?我刚刚介绍过,本书作者是很多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私人教练,这个时间管理法,已经被很多优秀的企业高管们使用过,验证过,大家可以放心尝试。

2.还有伙伴可能觉得,每1小时暂停1分钟,会打断做事的流程,降低效率。其实相反,这样做会使得我们的努力更有成效。想一想,如果自己从早忙到晚,可大部分事情都和自己的目标无关,那我们的忙碌可能只是瞎忙,谈不上有效率。每小时1分钟,让我们保持对的方向,事半功倍。

在接触这个时间管理法前,我自己是这样规划时间的:早上看下代办事项,大概知道哪些事是重点。上班开始后的一小段时间,我还是能坚持做和重点任务相关的事情,可一两个小时后,客户有事情找我,同事有事情找我,我不得不忙于应付这些意料之外的事情,等差不多忙完了,往往就到下班的点了。下班的时候我通常很沮丧,因为感觉自己的工作没有进展。可是回想一天,我一直在忙,确实没有偷懒呀。

所以,一般的时间规划,容易让我们落入“瞎忙”或者“假努力”的陷阱,使我们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有目标,却因干扰而达不到。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学以致用,接下来,我们会做2件事:

第一, 设想未来的运用场景;

第二,把今天所学的时间管理法运用于这个场景。

现在我们先做第一件:设想未来的应用场景。

--未来,你是否有个目标,需要达成呢?

比如学习上:你下过很多次决心通过拆书帮的1级考核,可总是很多事情消耗你的时间精力,使你无法达成目标,于是你决定本月一定要通过拆书帮的1级考核。又比如在工作上:某个早会,老板分配给你新产品的销售任务,你决定两周内做好市场调查和营销策划。可是想到平时你总是会面临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要处理,然后你心里叹气:这么多事情要全部做完,可能要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啊,

等等,下面请大家花2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讨论自己未来可能运用到的场景,然后我会请小伙伴上台分享。

分享者1:王伟

应用场景:集中精力把进入拆书帮给落实了,具体是最近一个月要上台拆1-1。

王伟:过去浑浑噩噩,也没有列个日程表,现在呢,早上先列个日程表,然后做个选择,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哪些需要删除的,把拆书列入优先事项;然后,日常每天在做事情的时候,每个小时回顾一下,看下拆书的内容,每天晚上再总结一下,看下别人拆书都怎么拆的,看看自己需要记哪些东西,然后做个日记啥的,

分享者2:邓泽天

应用场景:最近的一个工作任务,目前是比较重要的:写公司的一个讲师评审制度。

邓泽天:讲师评审制度这只是我一个重要的工作,也不是特别紧急,可能这个月完成就可以了,然后我还有一些日常的工作。所以呢,我会每天或者每周完成一部分,比方说今天早上去上班,我会决定今天完成总则部分,然后呢,工作中每小时暂停一分钟,我会做完一个内容,反思一下,有时候工作中会被同事打断一下,但是回头还是得继续去写;结束之后,晚上我会总结,把这个作为一个项目,看看这个项目进行到了哪一步,我下一步应该要做什么。

结语: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拆书分享,希望对大家的工作生活有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