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练武场01】一起见证和陪伴拆书家的成长!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通过改变语音习惯将僵固型心智转变为成长型心智

开场: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咕咚猫。

今天可能需要大家互动的环节有点多,为了节约时间,让大家有更多的收获,我们需要进行一个小的分组,大家这边已经来了七八个人,那我们就以3~4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划分,大家现在可以自由组合,组合好的可以示意我一下,谢谢。

我今天选的这个拆页,来自《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本书,这里看题目“精进”,所谓精进,就是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精诚集中的努力去撬动更大的可能。“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就是擅长解决问题,在各自的领域去创造出自己的可能性,从而能够成为可以改变世界的人。这本书作者给我们指引了一条精进的道路,从行动、学习、选择、时间、成功、思维、才能等七个方面帮助我们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现在我们可以看一下准备好的原文拆页,读完的可以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德韦克发现,有些人坚信只要足够努力,自己就能变得更有能力,这样的人就具有“成长型心智”的特征,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自己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努力或不努力都不会产生什么改变,这样的人则具有“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德韦克同时发现,具有成长型心智的人,他们所取得的学业或事业成就明显高于僵固型心智的人,也就是说,相信自己会变得更好的信念通过努力换回了变得更好的现实。

表6-1是心理学家总结的两种心智的区别,很明显可以看到成长型心智更加积极,更加值得我们采纳:

表6-1

一个僵固型心智的人怎样才能转变为成长型心智呢?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把封闭性、绝对化的总结性评价改为开放式的启发式提问,比如不要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而是问“要做成这件事我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高”;不要说“这件事我做不好”,而是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把这件事搞定”;不要说“这件事我已经完成得很好了”,而是问“我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不要说“我肯定不会像他们那样做事情”,而是问“从他们身上我是否能学到些什么东西”……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都读完了是吗?那我们继续。我想大家看完这个片段应该会有比较明显的感觉,就是成长型的心智与僵固型的心智会有很明显的区别,成长型的心智认为挑战、困难和批评都是对我们成长的助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用开放的心态去思考问题,但僵固型的心智却恰恰相反。成长型的心智会更积极,更有利于我们学习和事业的成功。

怎样把僵固型的心智转变为成长型的心智呢?就需要把封闭性思维方式改变成开放式的。原文里面教我们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语言的习惯,把封闭性、评判性的消极想法改变成开放式、启发式的提问。这个语言习惯的改变有三个步骤,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一下。

首先,第一个步骤是要找到我们思维中消极否定的想法。这里我打个样,举例两句话:“这件事我不能做好”,第二句是“这个功能不可以实现”。我们先找出思维中这种消极否定的想法。第二个步骤就是把这种消极的否定改成一个正向的肯定,非常简单,就把“不”去掉,“这件事我能做好”;第二个句子也是把“不”字去掉,“这个功能可以实现”。这就完成了第二个步骤,把一个消极否定改成一个正向的肯定句。第三个步骤就是进行一个怎样做的提问,我们也改一下,就是加一个“怎样”,那第一个句子就是“这件事我怎样能做好?”;第二个句子也是改变一下,加个“怎样”,就变成了“这个功能怎样可以实现?”回顾一下这三个步骤:第一步是找到我们消极否定的想法;第二步把否定的句式改成一个肯定句;第三步就是变成一个开放式的提问,我怎样能够实现?我怎样能够做到?

再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从小是一个体育不大好的人,但是,我却是一个有成长型心智的人,我不会很简单的否定自己,“我就是做不了”,“就是做不到”,我会想尽各种办法提高自己,以达成自己的目标。我以前也很不擅长跑步,在大学的时候参加了校运会,跑女子800米,我不仅是倒数第一名,而且跑到终点的时候还很丢人的晕倒了,连800米都跑不了,但是我不服输,我觉得我是可以的,是可以通过一个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自己跑步能力的。在2017年年初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完成一个半程马拉松(21.0975km),我向自己提问,“我要怎样用一年的时间,提高自己的跑步水平,以达到完成半程马拉松的水平呢?”之后,我去问了一些喜欢跑马拉松的朋友,上网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一些比较基础的准备。然后就用“keep”这个手机app,参加跑步课程的训练。刚开始的时候,我只是进行一两公里的快走或者是慢跑,慢慢地,我可以绕南湖一圈(8.17km)。到2017年的12月3日那天,我用2小时33分钟完成了南宁国际马拉松的半程马拉松,我觉得自己还是蛮棒的!去年年底的时候,我又参加了南宁的全程马拉松(42.195km),用5小时58分钟完成了自己第一个全程马拉松。如果一直给自己下定义,说,“我做不到,我不擅长跑步,我连800米都跑不了”,那我绝对不可能完成一个半马,也更不可能完成全马的挑战。只有向自己提问,“我怎样才能提高呢?我怎样才能做到呢?”用这种开放式的提问让自己想办法,去实现目标。

我讲了自己的故事,现在想问一下大家,自己有没有因为僵固型的心智或者是消极封闭的想法而错过了一些机会,或者没有办法实现目标,我们可以在我们刚才分组的小组里面进行讨论,然后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做分享,给大家两三分钟的时间先讨论一下。

可以是工作的也可以是生活的,比如说领导安排了一个工作任务,让你去做一个什么工作,然后你就说,“这个工作我没有做过,我一定做不了”,是不是会有这种情况,思考一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我们请贤弟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自己的经验。

学习者贤弟分享:

我是做医疗业务的,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大家都足不出户,我们公司的业务受到了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我们今年的任务量要比去年增长30%,因为一个公司的长期发展,必须有一个增长的指标,这是种常态。今年也是按照这种增长指标来给到我们的,但是从一月份到六月份,业务量只有去年的1/5~2/5,所以大家都觉得今年没有办法完成。

好的,我们先谢谢贤弟的分享,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这种觉得实现不了,达成不了的情况。我们今天学习了,把这种僵固型的心智改变成成长型的心智,通过语言的方式的改变,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现在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便签,大家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场景,就比如说,刚才说的这个业务目标实现不了的情况,我们可以怎么样想办法,能够改变语言习惯,去把这种不可能改变成一个开放式的正向提问,想法都可以写下来。

我今天对于拆页的分享就到这个地方,大家可以继续写一下你语言方式的改变,谢谢大家。

学习者为盼的便签:
大宝即将上一年级,以前觉得对于幼小衔接的内容,自己并不能帮助孩子。

现在来看,可以尝试用今天学到的这个方法,问:“我怎样才能在家里,利用下班后的时间来帮助孩子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