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精进》 所属活动: 【练武场01】一起见证和陪伴拆书家的成长!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探索式学习

开场: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咕咚猫,我是一名超级爱折腾的非典型理工女,喜欢读书、画画、做手账,热爱冒险,喜欢上天、入海,四处浪!我也喜欢用文字和语言去分享自己学习上的收获。

今天到现场的大部分小伙伴可能第一次参加我们的活动,不是很了解“拆书”和“拆书帮”,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拆书”是一个学习方法论,适合以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把知识与学习者的经验相联系,规划出一个具体的行动。拆书法又可以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就是用便签读书法来读书,它可以达到的效果是读一本书,让你有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拆书法就是像我们今天现场的这个活动,有一位拆书家,把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由拆书家带领一群人,引导他们把知识拆为己用。我就是今天带领大家共同学习的拆书家。

拆书帮就是一个践行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我们的南宁清澄分舵就是拆书帮在南宁的一个小根据地。拆书帮分舵,是一个公益性的青年组织,他的目标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简单的介绍完了拆书法,我们就来进入到今天的正题。我会用这样一本书《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来带领大家学习“解码三层次”。给大家准备了拆页,请大家用几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读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一下。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大多数学习者,可能经常扮演的仅仅是一个“孩子”的角色,他们只关心这本书、这篇文章说了什么,传递了哪些显而易见的知识。而只有少数人,才会从“家长”的角度,去审视构成这些内容的材料,对它们进行本质和属性上的概括,评价它们的价值和意义。而只有非常少的人,会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去研究,把学习材料作为一个观摩与研究的范本来分析,将其拆开来看个究竟。能坚持去做第三层次解读的人想必是不简单的。漫画家几米就是其一,他自述学画的经验,是遇见“任何书里的任何图”都要拿来看,然后仔仔细细研究它们的细节,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画、这么去表现。乃至像英文的刊物如Times、Business Week之类,里面的漫画即便他不能完全理解内涵,但也会特地拿来研究里面的技法;像日本女性杂志中专门教人敷脸化妆的小图,他也从中挖掘了许多,类似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表现动作的要领。而这样图解的修炼方式几米坚持了至少十年。

因此,简单地说,解码不外乎下面三个层次:

1.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就要传达的信息和知识)

2.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

3.它的内部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伟大的艺术作品,常常有很深厚的内涵和很精巧细微的技法,不论你在哪个或深或浅的层次上解读它,它都能呈现出美妙的意味,但如果你不做一番细心的努力和挖掘,就只能尝到最表层的那一小部分味道。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想大家基本上都已经把拆页读完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感觉,就是,还蛮神奇的,我们居然可以把一本书进行解码。大部分的学习者往往只能注意到一本书,一篇文章说了什么,就是只能关注到最浅显易懂的信息和知识点。那么如果想成为一个更高阶的学习者,我们就需要运用到解码的知识。

在面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学习资料和伟大作品的时候,都需要运用到解码。解码它并不是一个停留在表面上的对意义的解读,它是一种更主动,更主观地深入思考的过程。解码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作品的表象,就是去了解一个作品,它最基本的知识和信息点,也就是我们平时读书最容易获取的信息——这本书讲了什么?第二个层次就是作品的意义,我们要能对作品的价值进行判断和评价,能够去评判这本书写得好不好,它对我们有没有用。第三个层次是更高阶的层次,就是作者的角度,是站在作者的立场,统领地看整本书,能够揣摩出它的形式和结构,学习作者的创作意图与表现手法。我们可以设想自己是一个作者,设想怎么列出写作提纲,怎么陈述事实和表达观点。当作品比较难懂,或者希望更深入学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更深入地进行解码,最好是能够达到作者角度的层次,这样不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精髓,也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

这里我需要提出的一点就是,我们虽然讲到解码有三个层次,但是并不是说我们需要解码一、解码二、解码三这样依次地完成。如果你能够比较好地掌握这个技能,或者是比较高阶的学习者,完全可以两个解码层次,或者三个解码层次同时进行,这都是可以的。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这样讲可能不够具体,我再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我曾经有过准备一个零基础水彩课的经历。当时我找了一些水彩教程方面的书籍,以前,我往往只能注意到解码的第一层次,比如这本教材,它教我怎么画一棵树,怎么画一个房子。但是这次我需要进行一个水彩课的开发,就需要进入到解码的第二个层次,要把书里教授的知识点和我自己的经历进行一个对比,去找出有什么不同,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点,这就需要深入地思考。更重要的是要达到解码的第三个层次,就是作者的角度,要透过全书的结构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排篇布局,他循序渐进地教给读者什么样的知识点,他用的例子还有教授的方法是否有利于读者的学习?通过这样一个三层的解码,我对这些水彩书籍有了宏观的认识,很快完成了自己的水彩课教案,后来这期水彩课也办得非常成功。

如果我只能停留在解码的第一个层次,只注意到他讲的是什么,就不能够与自己的经验进行联系,也不能够关联到自己以往的绘画方法,把自己绘画的方法提升成一个教授别人的方法,也就不能从学习者的视角上升到老师的视角,顺利地完成教学方案的设计。

说完了过去的经验,我再讲一下我对使用解码三层次进行学习的一个规划。我最近参加了一个Vlog短视频的课程,还参加了这个短视频课程的21天打卡营。我的行动计划就是用21天的时间,通过解码三层次这个方法去学习课程,然后用Vlog的形式输出学习实践的成果。具体的行动步骤就是,第一步就是解码的第一层次,先认真地学完所有课程,掌握每一课讲了什么知识点,有什么重点,做好笔记和课后练习。第二步就是解码的第二层次,我会把这个课教的内容和我以往拍短视频的经验进行对比,看有什么区别,有没有可以借鉴的点,有什么是比较好的,我能够学习到的。第三步就是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学习,深入地思考,达到解码的第三层次,就是作者的角度,通过把自己从学习者的视角转变为导师的视角,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安排课程,他教授的方法,所举的案例,以及在我们学习群的互动,是否能够帮助到学习者吸收知识。思考这些方面,更全面地看待课程,加深自己学习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今天对这个拆页的分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