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思阳,思想的思,太阳的阳,用三个标签介绍下自己,第一个是健康,现在做的是健康管理的工作。第二个我现在是拆书帮小蛮腰分舵的会员发展长老,关注每个会员的学习成长。第三个是天文,我是一名天文爱好者,我的愿望是世界旅行看美丽的星空。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的话,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然后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RIA便签法,R就是Reading,指的是阅读原书片段,通常这个片段是让你心动的或者受启发的片段,I就是Interpretation,指的是促进引导,即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A就是Appropriation,指的是拆为已用,与学习者的工作生活进行联系。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学习片段来自《沟通的艺术》这本书。本书既关注有关人际沟通的理论介绍,也加入了丰富实用的阅读材料。8大专栏、超过100篇文章,让你可以轻松学习和应用书中的沟通技巧。今天我们学习的片段是知觉检核。请大家花3分钟时间阅读一下手上的片段。
知觉检核
如果我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我们对事情的解释就是事实,恐怕会产生很多严重的人际困境,就像大多数人一样,我们也不喜欢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原因草草下结论,想象一下别人对你这样说:
“你为什么对我生气?”(谁说我生你的气了?)
“你出了什么问题?”(谁说我有问题?)
“快点!告诉我实话!”(谁说我在说谎?)
即便你的诠释是正确的,然而义正词严、一针见血的评论很可能让对方产生防卫。知觉检核的技巧为你提供了处理这些诠释的更好方法。
知觉检核的要素
知觉检核完整的程序包含三个部分:
Ø 描述你注意到的行为。
Ø 列出关于此行为至少两种可能的诠释。
Ø 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作澄清。
对于先前的三个例子,知觉检核可能会像这样:
“当你大声踱步走出房间,并大力地关上房门时,”(行为)
“我不确定你是否对我生气,”(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比较匆忙。”(第二种途释)
“你真正的感觉是怎样?”(请求澄清)
“你这几天都没有笑容。”(行为)
“我想知道是否有事让你心烦,”(第一种诠释)
“或者你只是觉得比较平静。”(第二种诠释)
“到底是因为什么?”(请求澄清)
“你说你很喜欢我所做的,”(行为)
“但是你说这句话的语调,让我觉得你可能并不是真的喜欢,”(第一种诠释)
“虽然这可能只是我的猜测,”(第二种诠释)
“你可以告诉我你真正的想法吗?”(请求澄清)
知觉检核是帮助你正确了解别人的一项工具,它并不假设你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因为它的目的是相互了解,所以这个迈向沟通的检核需要彼此协力合作。除了得到更精确的知觉外,这个检核借着维护对方的面子来减少对方的防卫。知觉检核采用更谦恭的途径表达或暗示:“我知道没有其他线索的帮助,我不够格对你下判断。”而非直接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好的,我看到大家都已经示意看完了。接下来是I便签环节,我会解读一下这个片段。当我们在和亲人、朋友、同事的沟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他们说出来的话或者行为,我们通常会想都没想的直接回答或者发表评论,然后就吵起来了。比如说,上班的时候你发现一台和同事共用的电脑硬盘没有空间了,于是你对着同事抱怨起来,你怎么把这个硬盘塞满了阿,私人的文件别往共用的电脑里放阿,然后对方说我又没有放私人的文件,后面你们就争吵了起来。你看我们在日常沟通中是不是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呢。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我们对他们行为的解释是否正确。我们的头脑对这些行为的认识究竟是怎样的呢?这就要说到知觉这个概念,它的意思是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有信息,我们的大脑对这些信息一个加工处理的过程。往往,我们的知觉会很容易犯错,会自以为是的认为这个事情的原因就是那么回事。那我们需要的就是对我们的知觉,去做一个检查,去发现这些错误,避免这些错误,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知觉检核。
知觉检核共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描述行为,客观真实地描述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第二步:列出猜想,列出至少存在两种可能的猜想。最好这些可能是可以互补的。
第三步:请求澄清,请求对方对行为做澄清,看哪种可能性是正确的。
举个例子,你的下属这个星期迟到了三次,你感觉很生气,想这个人是不是觉得迟到没关系,不重视啊!这其实是你这么认为的,或许别人有什么客观原因呢。你想要知道他为什么迟到,最后估计就是直接批评对方了。这个时候如果运用知觉检核这个方法来和对方沟通呢?我们可以这样对他说,“我留意到你这个星期有三天迟到了。”(这是描述行为),“是你觉得迟到没有关系,还是最近在生活上面有什么变化导致你迟到了?”(这是列出猜想),“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让你迟到了吗?”(这是请求澄清)。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知觉检核的应用。要注意的是,在列出猜想的时候,要婉转一点,不要太过尖锐了。
接着我分享下我的A1便签。
上周我看到在书房里有一个大快递箱放了好几天。上面的快递单是我妹妹的。这个快递箱放在了书柜前面,让我拿书很不方便。于是等晚上妹妹回到家,我就说她,你看你拆了快递的箱子就不管了,已经放在这里好几天了,你老是这样乱放东西,怎么一点都不注意一下。然后我妹就说,什么叫做我老是这样乱放东西阿,意思是家里的东西都是我乱放的阿。于是我们就吵了起来。后来听她说原因才知道,是过两天她要寄衣服就把这个快递箱留下来了。相对来说,放书柜前面不怎么碍事。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了我没有分析原因就直接给我妹贴上了乱放东西的标签。我看到了一个快递箱,是我妹的,我就认定是她拆了快递就随手把箱子扔在那里了。我并没有对我的知觉去检查和验证,更没有给我妹妹澄清的机会,让她因为我的指责而不高兴。
如果运用这个片段的知识,我会说:“我看到书柜前面有一个你的空快递箱。你是忘在那里了呢,还是有什么用处放在那里的?能告诉我你把快递箱放在那里的原因吗?”
接下来我分享我的A2便签
最近公司安排了我做微信工作群的监督工作。下周周五上交工作总结的时候,会出现有同事没有按要求在工作群上发工作总结的情况。当我注意到有人没有按时发工作总结,我会觉得是不是这个人认为写工作总结没有必要。但是我必须要运用知觉检核的方法来沟通,去了解他的真实原因,讨论如何改进提升。我会在周六的上午十点给没有发工作总结的同事打电话。按照下面的步骤来说。
第一步:描述行为,“我发现昨天你没有按时交工作总结。”
第二步:列出猜想,“你是觉得写工作总结没有那么重要,不写也没关系。还是昨天晚上太忙了,有什么事耽搁了导致来不及写工作总结?”
第三步:请求澄清,“能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你没有交工作总结吗?”
如果下周忘记了用知觉检核的方法去沟通,导致了因别人没发工作总结而直接指责的行为,就惩罚自己做50个下蹲。
如果下周用知觉检核的方法去沟通别人没发工作总结的原因,找到运营微信工作群进一步提升的方法,就奖励自己自驾游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