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大唐。
高效2分钟 摘自《搞定I》193-194页
即使你面对的并不是什么重要任务,如果你能在两分钟之内完成,那就应该立即完成将其完成。这个“两分钟原则”的原理是:对于任何任务,保留、跟踪、最后完成它所花费的时间,要比立刻完成它花费的时间更长——换句话说,这是一条提高效率的捷径。如果一件事情根本不值得你去完成,那么就把它丢入垃圾桶;但只要这件事情是你迟早要做的,那就需要考虑到“效率”这个因素。
许多人发现,遵守“两分钟原则”并养成习惯后,他们的工作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一位软件公司副总经理告诉我,这个原则让他每天多出了1小时的自由时间!他每天要在工作时间处理300封电子邮件,还要完成大量的企业日常事务。这些电子邮件几乎都是他的下属发来的,大部分是向他汇报工作,需要他对某些事情做出批示。但是因为这些邮件并不是他每天工作的重点,所以他任由它们堆积在收件箱中,等待“稍后处理”。当堆积下来的邮件达到几千封之多的时候,他就不得不花费整个周末的时间来处理完这些邮件,这样才能赶上工作的进度。如果他是个二十六七岁的小伙子,这也许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他已经三十好几了,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周末加班几乎是不可能的了。在我辅导他的时候,我和他一起处理了收件箱中的800多封邮件,结果发现其中大部分是可以直接删除的,个别邮件需要作为参考资料归档,剩下的大部分可以在两分钟之内简短回复一下。一年以后我和他取得了联系,两分钟原则对他依旧管用!他邮箱中堆积的邮件再也没有塞满整个屏幕。他说,这个简单的“两分钟原则”大大缩短了他的任务响应时间,让他的工作方式和态度大大改观。他的同事都说他是由“特富龙” 那样的高性能材料制成的。
上面这个例子似乎有点夸张,但它的确向我们揭示了这些简单的处理原则是多么的重要,特别是当你接受的任务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的时候。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
1、学习者能够理解:要事优先的原则,与2分钟法则,并不矛盾;
2、学习者能够学习到:对于2分钟内能完成的任务,不去考虑这件事的重要紧急程度,立即完成。
F:《搞定》的作者是世界知名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全球数以千万计的人在按他的GTD原则处理事情,很多大腕明星高管都将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巨大成就归功于GTD,GTD这个单词正是从这套书的英文名“Get Things Done”而来。
A:《搞定》这套书的特点是有成体系的解决方案,你可以系统性采纳,里面也有大量处事原则与零散建议,你也可以独立运用,另外这套书也一直紧随现今科技的快速发展一直更新改版,与时俱进。
B:当你想维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但整日事务缠身,顾此失彼时,这套书能极大提高你的效率。我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处理耗费时间不多,也难于分清“紧急”与否的事情呢?今天我分享的片段提供了答案。
<I:拆书家讲解部分>这个片段讲述的是当你面对的并不是重要任务时,如果你能在两分钟内完成,那就立即将其完成。但我们知道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也有个“要事优先”原则,简单来说,这两位大师都说,要把重要的事放在前面先做。这两套理论,似有矛盾之处,但我们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彼得·德鲁克同时也说过要弄清楚哪些事情必须优先,有四条法则来决策,不能轻易延缓任何工作,并且其中有一条是:摆脱已经不再有价值的过去。换句话来说,彼得德鲁克认为一项工作来了后,要先决策重要性,再去做重要的事。那这跟戴维艾伦的“两分钟原则”并不矛盾,因为决策过程就包含在这两分钟内,并且如果决策出这件事需要做,而且2分钟就能完成,那就立即完成它,因为将来保留及将来追踪这件事的成本都会超过这2分钟。
<给出更贴近学习者的例子>如果事情都延期到集中时间处理呢?我这有个刚刚发生的例子。最近因为事情比较多,我有个我认为目前是重要的程序没写完,于是在周五的下午,就专心写程序,一切其他事务一概不管,结果一下午有2个人向我要系统数据,有3个人问我项目进展,有4个人问我合同到款情况,有5封邮件让我确认。我都置之不理,实际上我也被这些事干扰了,邮件、QQ、微信一直在闪。等到周五快下班时,有一位同事在QQ上给我发振动,震的我吓一跳,另外两位同事将邮件抄送给了更高的领导,我还是置之不理。结果,下班后的晚上,一位同事居然委托另外部门平时不怎么沟通的领导问我的情况,我不得不回复下说等周一早上马上处理。然后,今天我一早就来到公司,把可以马上处理的事都处理了,其实大部分事都是2分钟内就能完成的,比如查询合同到款情况,但我需要把那些事一个一个找出来 ,多花了些时间,然后因为多了几个领导的关注,又额外多花了些时间。最后算下来,差不多比不延缓处理那些事情加起来的总时间多了一倍,而且显然同事对我的不满情绪增加了。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如果不这样做,像我这样造成的后果是:1、因为区分是否“紧急”的标准不一致,导致紧急的任务被延误;2、延期后花费的总时间超过立即解决需要花费的时间。3、个人绩效下降。实在是得不偿失!
A1:那大家看到了我只根据我认为的事情重要程度优先级来做事,导致的坏处。接下来,请你们回想下,你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通常是如何处理2分钟任务的?设想这样一个场景:有没有这样一件小事,比如打个电话,取个快递,回封邮件,明明2分钟就可以处理完,你却觉得它无关紧要,一直拖着不做,却还心里一直挂念耗费精力,甚至最后产生更严重的后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告诉大家你曾经拖着不做,然后造成不良后果的事。每4个人一组,用时2分钟。
学习者设计君:这几次参加完拆书帮活动后,本来要做的笔记,其实2分钟就可以做好,但一直拖着没做。
学习者欠费姐:公司又一次组织游园的活动邮件,当时没处理,其实处理下很简单只需要花30秒时间,等几个星期后,花了好长时间去找到这封邮件,等找到时活动已经过期了。
学习者叶子:在花钱记账或是敷面膜的时候,有时比较纠结。
A1+:刚小伙伴分享的很好。其实2分钟只是一个原则,当你有足够充裕的时间时,可以把这个“2分钟”限制延长到5或是10分钟,如果时间不充裕时,可以把时段压缩到30秒或1分钟。请小伙伴们考虑下,自己刚才失败的A1,如何用这个行动建议完成?
学习者叶子:花钱记账的时候,我用随手记app,每次其实很简单,都用不了2分钟。
好,今天拆解的内容,就是在日常工作生活,当各位遇到一些2分钟内能解决的事情时,不要纠结于这个事是否重要,而是马上去完成它,这样可以减轻日后的维护成本与心理负担,让各位轻松踏上工作与生活的旅程,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