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七月,今天是我带拆认证3-1的现场,很开心能够和大家一起探讨拆书的魅力。
今天人数不多,待会我们就自成一组进行讨论、交流。
今天我带拆的主题是:设置引领性指标,拆解的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四原则》P.53
大家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能够区分(行为)引领性指标和滞后性指标,在实现重要目标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定目标、列行为、量化、测试”四步法(澄清)为自己制定(行为)“引领性指标”,从而提高执行力,促进重要目标的实现(界定)。
【图书介绍】
【场景】每到年末,大到公司,小到个人,大家都会进行各种总结,反思今年目标为什么又没完成,想必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大家总结时有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回顾年初制定目标时,信心满满,还用smart原则各种检查验证,为自己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喜不自禁。而年底总结时却发现年初说好的要减肥5公斤,没瘦还胖了2斤;说好的要读50本书,竟然只读了3本;说好的要提升年收入,现在竟然不好意思说出那个数字了……这执行力让人无颜以对,然而再回想一下这一年,自己忙得休假时间都没有,瞬间委屈涌上心头,都怪琐事太多、都怪自己太懒……
【提问】执行力差、琐事多……,这是大多数人觉得妨碍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各位小伙伴,如何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如何从一堆琐事中解放出来专注自己最重要的目标?
【影响】很Smart的目标,信心满满的开始,最后却草草收场,然而回顾以往,自己忙得像个陀螺,当这一个一个的目标无法实现时,我们已经失去了改变生活或命运的可能性,这怎么能叫人不沮丧,不委屈?
【解决】如何提高执行力?《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四原则》将为我们提供具体的策略、方法和工具,教大家如何在日常琐事的笼罩下执行自己最重要的计划,让大家执行不力的问题迎刃而解。今天的拆页将教会我们为自己制定引领性指标,提高执行力,帮助目标落地。
接下来,让我们阅读原文,给大家1-2分钟时间。看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
[主题]:设置引领性指标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执行四原则》P.53
引领性指标下边我们来深入讨论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的区别。滞后性指标是对你想要达到结果的衡量指标,我们之所以称之为滞后性指标,是因为在你获得它的数据之时,所有事情都已经发生得到结果了,所以这些指标就总是滞后的。最重要目标中的,到某个时间,从X提升到Y,就是一个滞后性指标,但是最重要目标并非现实世界中唯一的滞后性指标。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事务中充满了无数的滞后性指标,比如说收益率、支付能力、库存数量、住院率、资产利用率等等。 引领性指标就不一样了,它们可以预告结果。引领性指标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引领性指标具有预见性。这意味着一旦某个引领性指标发生了变化,你就可以根据这个推断出滞后性指标之后会有怎样的变化。第二,引领性指标是可控的,它可以被你的团队所影响,这意味着,你们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促使引领性指标发生变化。
好,小伙伴们都已经阅读完了,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下拆页。
【why】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为自己设置一个目标,有了目标我们才有前进的方向。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这样为自己描述目标:用多长时间做到什么,或者在什么时间,某件事情从X变成Y等等。这使得我们非常关注代表目标是否达成的数据,而忽略了怎么做才能实现目标,也因此陷入了与目标无关的其他事务中不得抽身,导致目标无法实现,显得执行力弱。
【what】
拆页中通过对比提出了用于衡量目标的两类指标: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那这两类指标具体是什么呢?
滞后性指标是对想得到的结果的描述,这是我们最常见的目标衡量方式,一般会用数值描述,比如减肥让自己的体重达到50公斤。当我们获得体重数据时,只能知道自己是否完成了目标,但是无法改变结果。而引领性指标则是少见的目标衡量方式,它更侧重对执行者行为的描述,重点告诉我们“怎么做”,并且相对于滞后性指标,它有两个特点:
1.预见性:该指标的变化能够反应滞后性指标未来可能的变化。
2.可控性:指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改变行为从而影响该指标的变化,是可以人为掌控的。
【概念辨析】(通过概念与匹配例子之间的对比,引出知识逻辑点)
下面举几个例子,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各自的特点、区别和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类指标的区别。继续上面减肥的例子,我可以这样描述自己的目标,年底前把体重从60公斤减到50公斤。这是滞后性指标还是引领性指标?这是滞后性指标,它说明了对于减肥这件事情我想做什么?减轻体重。而当我们站在称上时,只能知道减肥有没有成功,但无法改变减肥的结果。
如果我这样描述目标呢:每天摄入热量不超过1500卡路里,消耗热量大于2400卡路里。这是什么指标?引领性指标,这个指标很明确的告诉我了怎么做可以减肥,就是控制每天摄入和消耗的热量。如果每天摄入和消耗的热量超过这个指标,意味着我可能会变胖,这就是引领性指标的一个特点:预见性。每天只能吃多少、消耗多少热量,我是可以自己随时调节控制的,如果当天吃多了我就多运动,这是引领性指标的另一个特点:可控性,我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影响摄入或消耗的热量。
接下来,我们通过读书的例子来看看这两者有什么联系。对于读书,张三这样描述自己的目标:一年读完50本书。很明显这是用滞后性指标来衡量读书这件事,年底时张三会知道自己读了多少本书,如果只读了30本,另外20本已不可能在当年读完了。
如果张三这样描述目标呢:每天睡前读50页书。很明显这是用引领性指标衡量目标,说明了对于读书这件事张三应该怎样做。那张三就这样每天读下去吗?读书这件事情就成为了张三生活中的一件日常事务。而我们为什么要设置目标呢?就是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某一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果对于目标只有引领性指标一种衡量方式,就如同进入一条没有终点线的跑道,一直循环下去,难以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果我们将两种衡量方式结合起来,一年读完50本书,每天睡前读50页书。张三在读书这件事情上一年内就会取得一个突破性进展,并且明确了怎样做可以实现。张三在读书这件事情上是不是会更有动力呢。可见,引领性指标需要与滞后性指标一起使用,并且围绕滞后性指标来确定,才能让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在某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仍以读书为例,如果张三换一种方式衡量目标:为了一年读完50本书,每天睡前读书。这是为自己设置了一个引领性指标吗?似乎是的。如果每天不读,很有可能一年无法读完50本书,似乎有预见性。那每天都读书呢?也可能一年无法读完50本书,因为每天就只读一页。由于没有量化,张三执行起来没有参照,读10页是达标,读1页也是达标,最终要实现一年读完50本书的目标同样有风险。最保险的可能是用50本书的总页数除以365天,计算出每天要读的页数。按这个页数每天读下来,就可以实现一年读完50本书了。可见引领性指标需要量化,并且需要根据滞后性指标来量化,否则预见性和可控性就很难发挥作用。
我们再来以收入为例,感受一下如何确定引领性指标。假如我希望自己今年年收入有20万。通过前两个例子,我们知道这是一个滞后性指标,同样是一个看到数字已无法改变事实的指标。
通过前两个例子看出,如果我要实现年收入20万,那我就需要为自己设置引领性指标,围绕收入想想自己可以做些什么。通过努力工作加薪、买理财产品、兼职写公众号、兼职送外卖等等,一想似乎有很多方式可以产生收入,但再仔细想想,怎么才能努力工作实现加薪,经常加班到很晚送不了外卖,有些方式不可行,而且工作是最大的收入来源,其他方式不能影响工作。实现收入目标的关键还是努力工作,在此基础上找一些自己擅长的、不影响工作的方式实现增收。而努力工作太模糊,如何才是努力工作呢?比如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对项目提出建设性意见等,让领导觉得你对工作很尽心,很努力。可见引领性指标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去确定,找到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性行为,行为越具体越好。
【适用边界】
通过刚才列举的读书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当我们希望在一段时间内,在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会为自己设置目标。如果我们能够用滞后性指标清晰的描述出该目标的衡量标准时,我们可以设置引领性指标,让自己更清楚怎样做才能实现目标,从而提升自己的执行力。同时读书的例子也反映出引领性指标需要基于滞后性指标进行量化,否则很难有效促进目标的实现。
【How】
既然引领性指标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为自己设置引领性指标呢?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明确了引领性指标设置的关键点、边界,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下步骤:
1. 定目标:明确一个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并且用滞后性指标描述出来。
2. 列行为:想想实现目标可以做哪些事,并找到关键的具有可行性的行为,即对目标实现有影响力。比如减肥当中的热量控制,保障收入中的努力工作。如果无法找出,重复步骤1。
3. 量化:筛选出可量化的行为,形成引领性指标。注意指标必须可衡量,不能衡量就无法观察记录自己的达标情况,也就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就如我们刚才讲的读书的案例一样,要达成目标仍然有风险。如果无法量化指标,重复步骤2
4. 测试:判断是否符合预见性和可控性。如不符合,可重复步骤2、3。
【预防异议】
大家听完可能会觉得按照这个步骤,我们会找到很多引领性指标,比如刚才收入案例中的努力工作,可能会找到很多个引领性指标,那会不会太多,难以全部执行?是的,不用全部都做,关注的越多,我们的精力就会越分散,我们只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保留出最具可行性、最能有助于目标实现的引领性指标就可以了。
【显像提问】
1.拆书帮提倡“大脑中过一遍,等于实际应用了一遍”,下面请各位用刚才设置引领性目标的方法编写一个小剧本,
请各位“编剧”着眼于未来,试想未来的一周或一个月里,你打算做一件什么事或实现一个什么目标,你将如何制定引领性指标来帮助自己达成目标呢?
剧本中要有故事的背景、人物和情节变化(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注意哦,情节中一定要体现要求体现出引领性指标设置的3步骤,来对应我们前面学习到的技能。如果大家写起来有难度,可以用拆页背后的表格来梳理自己的思路。
【思路梳理格式】
背景:
人物:
起因:
经过:(事情发生的过程,可以包括人物之间的对话、表情动作等)
结果:
2.下面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在组内讨论和编写出你们的小剧本,等会我们邀请小伙伴来给我们分享下。
3.好,时间到,下面我们请一位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请范范来分享一下她的小剧本。
【学习者案例记录:现场记录】
范范:大家好,我是范范,我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剧本。
人物:范范、龙卷风、
背景:昆明筹备分舵从申请至今,一直未达到转正的标准。今年2-4月因为疫情无法频繁开展线下活动。目前我们昆明筹备分舵已经有3位2级拆书家,而且我们三位都已经上交了3级的拆页,现在只是需要重拆。
经过:作为代理舵主,我找到平时积极过级的小伙伴龙卷风一起商议在当前情况下如何尽快让分舵转正。
结果:我们将运用引领性指标设置方法,为分舵转正设置引领性指标,助力分舵尽快转正。
具体经过是这样的:
范范:今天就想跟小伙伴商议一下,怎么能让徒弟们在疫情结束后能够尽快进入状态,持续过级,让分舵尽快具备转正条件(定目标)。
龙卷风:嗯。确实,我觉得我们需要设置引领性指标,来提高我们的执行力。我们试着找找我们分舵转正的引领性指标吧。先来看看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有利于这个目标的实现(列行为)?
范范:好。我觉得认真写预备表;多吸纳会员;多办活动吸引会员开启拆书家晋级都对实现目标有帮助。
龙卷风:嗯嗯。这些办法都不错哦,都有利于我们争取到更多的人来成为会员,进而吸纳更多的人挑战拆书家过级。那我们看看怎么量化一下这些办法,形成具体的可衡量的指标(量化)。
范范:嗯。我想想啊。认真写预备表,如何衡量呢?范范、七月、龙卷风三个人在下周末前完成三级拆书家预备表的修改,这个可以衡量。多吸纳会员,多举办分舵活动吸引会员开启拆书家晋级,可以每周举办一次线下小范围过级拆书活动,一次线上过级。
龙卷风:哦哦,不错。这样我们有3个可以量化的指标了。可以进行下一步了,测试预见性和可控性(测试)。第一个我们自己努力些,是可以实现的,可控。现在我们三个都是二级拆书家了,如果不能尽快过三级,新会员也会没有动力的,如果我们过不了,估计转正很困难哦,有预见性。第二个和第三个也符合预见性和可控性。
范范:看来这个方法确实不错,我们现在就很明确要达到目标自己应该怎么做了。相信我们分舵可以很快转正的。
【拆书家总结】
太棒了!掌声给到范范!!
通过刚才的小剧本,我们可以看到范范已经能够使用设置引领性指标的方法,为分舵转正设置引领性指标。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帮助,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