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下午好,我叫张自廷,是今天1一1的拆书家,首先,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第一个标签是老师,从事脑力训练教学十多年了,大家如果有这方面的兴趣可以聊聊;第二个标签是深漂,我是香港人,之前一直在不同的城市出差,现在计划在深圳稳定下来;第三个标签是助人自助,我觉得拆书家的理念就是在帮助学习者的同时提升自己,所以想努力成为一位优秀的拆书家。
今天有一部分小伙伴是第一次参加我们的拆书活动,接下来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拆书帮。
[拆书]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拆书”一种学习方法论,“拆”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应用。
[拆书法] 拆书法又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都要使用最基础的“RIA便签读书法”。
R(Reading)表示阅读,阅读书本中的某个片段;
I(Interpretation)表示重述,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片段;
A(Appropriation)表示拆为己用,可分为A1和A2两部分:
A1学习者反思过去的经验。
A2学习者规划自己未来的行动。
个人学习应用的是RIA便签读书法,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各地都有分舵。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我们深圳智荟分舵目前有二个练武场,分别在南山、宝安。
[拆书家]大家可能会很好奇,哪站在台上的、我们这些“拆书家”又是怎样一个角色呢?“拆书家”一群参加了RIA便签训练营,掌握了“RIA便签读书法”,希望通过教会别人,推进自己更快成长的学习促进者。
好,以上就是拆书帮的介绍。
今天我分享的书籍是《掌控习惯》,作者是詹姆斯•克利尔(James Clear)美国著名习惯研究专家,习惯学院创办人,该学院后来成为许多渴望培养良好生活和工作习惯的组织和个人的首选培训平台。众多财富500强公司和成长中的初创企业选派其领导人和普通员工来这里参加培训,总共有10,000多名领导人、经理、教练和老师从习惯学院毕业。
如果只看一部关于如何养成习惯的书,请看这本书。
现在请大家用大约一分钟的时间看一下今天的拆页。
《掌控习惯》- 习惯叠加 (P.58-59)
狄德罗的行为并不少见。
事实上,一次购买行为导致的连锁反应还有个名称:狄德罗效应。狄德罗效应指出,人们买入新用品后,往往会导致螺旋上升的消费行为,最终买入更多的东西。
你几乎在任何地方都能发现这种模式。你买了新衣服,然后就必须买新鞋子和耳环来搭配。你买了新沙发之后,会突然发现整个客厅的布局都不顺眼。你给你的孩子买了新玩具,随机发现还得附带全套配件。这就是所谓的连锁购买反应。
许多人类行为遵循这一循环。你经常会根据刚刚完成的工作来决定下一步该做什么。去洗手间就要洗手并擦干手,这又提醒你需要把脏毛巾放进洗衣筐里,于是你的购物清单上还要添加洗衣粉,等等。任何行为都不是孤立的。每个动作都成为触发下一个行为的提示。
这为什么很重要?
当谈到培养新习惯时,你可以充分利用行为的关联性。建立新习惯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确定你已有的习惯,然后把你的新行为叠加在上面。这叫作习惯叠加。
习惯叠加是执行意图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培养新习惯,不如将它与当前的习惯整合。这种方法是由bj福格作为其小习惯项目的一部分创建的,它可被用来为几乎任何习惯设计显而易见的提示。
习惯叠加的公式是:
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新习惯)。
例如:
冥想。每天早上我倒完咖啡后,我会沉思1分钟。
健身。脱下上班穿的鞋后,我会立即换上我的运动装。
感恩。我坐下来吃晚饭时,会说出当天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婚姻。夜里上床睡觉时,我会亲吻一下我的伴侣。
安全。我穿上跑鞋后,会给朋友或家人发短信,告诉他们我在那里跑步,需要多长时间。
关键是把你想要的行为和你每天已经在做的事情关联起来。一旦你掌握了这个基本机构,你就可以通过将各个小习惯串联起来创建更厚重的习惯叠加。这是你得以充分利用一种行为牵连出另一种行为的自然反应-狄德罗效应的积极版本。
每一年的双十一都是商家最忙和最开心的日子,因为会吸引很多人来网购,很多商铺都会设计很多销售的套路,例如小明想买一套衣服是多少优惠,如果他再买一对鞋子便有更大的折扣,另外再买一个包包更会有额外的礼物,所以每年双十一的销售额都在创造新纪录,商家这么成功是因为符合人类行为的规律:狄德罗效应,连锁购买的反应。
不单单在购物上,我们人类在很多行为上都是有迹可寻的,例如每次去完厕所都会洗手,离开家要锁门,准备睡觉前给手机充电,我们很多时候都会根据刚完成的事情来决定下一步要做甚么,这个发现很重要,因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应用在培养新习惯的方法上。
我们每天有40%-50%的习惯是下意识的去执行,这些都是我们原有的习惯,所以根据狄德罗效应我们就可以在原有的习惯基础上,培养新的习惯,例如每次冲好咖啡后,可以冥想一分钟,冲咖啡是每天都一定会做的事情,我们就可以在这个习惯上再加上冥想一分钟的习惯,养成新习惯的机会率便会大大增加。
怎样才能有效的习惯叠加呢? 可以按照以下步骤:
第一步:确定你要养成的新习惯
第二步:选出一个合适的当前习惯(方便、有关连)
第三步:使用叠加习惯的方法 - 在当前习惯之后,加上新习惯
但我们要注意的是今天提到的习惯叠加的方法只适合于养成微习惯,例如多喝水、办公室拉伸操等简单的事情上,其他习惯如果关联性不高,而且时间或地点都不固定的,很大概率会导致习惯叠加失败,同样也不适用于思考性习惯,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思维习惯。
之前一直希望可以养成睡前阅读的习惯,但是效果不理想,自律性高的时候可能会想起来并多看几页,忙的时候便直接忘了阅读。记得上周五晚上,洗完澡后便坐在沙发上看手机,一不小心便看到12点多,然后感觉很睏便直接睡了,又一晚上没有看书。
反思: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是因为没有跟别的习惯加上关连,缺乏原有习惯的影响,所以每次启动新习惯都需要靠自律,晚上的自控力是最差的,所以培养新习惯的成功率也大大降低了。
目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利用叠加习惯的方法养成睡前半小时的阅读习惯。
行动:
第一步:确定我要养成的新习惯是睡前半小时的阅读
第二步:我每天洗完澡后都会坐在沙发上
第三步:我每次坐在沙发上的时候不拿手机,要拿着一本书
按照这个行动计划,那我每次坐在沙发上时手上都会拿着一本书而不是手机,很自然就会开始睡前阅读这个习惯。